广利府办发〔2017〕30号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元市利州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广元市利州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实施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3日
广元市利州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实 施 方 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和居民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为进一步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卫生工作方针,建立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多部门协作的慢性病防控工作机制,营造慢性病预防控制的有利环境,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发〔2016〕44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关于开展2016-2017年度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卫疾控慢病便函〔2016〕177号)要求,经区政府研究同意,决定开展建设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活动。现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坚持突出特色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整体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培育适合本地区特点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总结推广经验,引领带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中国生态康养旅游名市核心区建设。
(二)具体目标
1.政策完善。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统筹各方资源,加大政策保障,在政策制定、组织管理、队伍建设、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充分支持,在环境治理、烟草控制、健身场所设施建设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采取有效行动。
2.环境支持。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建设健康生产生活环境,优化人居环境。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科教、休闲、健身等功能,向家庭和个人就近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服务,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3.体系整合。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积极打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二级及以上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慢性病防控机制,建立信息共享、互联互通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
4.管理先进。提供面向全人群、覆盖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预防、筛查、诊断、治疗、康复全程管理服务,开展健康咨询、风险评估和干预指导等个性化健康干预。以癌症、高血压、糖尿病等为突破口,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强化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推进早诊早治工作。
5.全民参与。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用群众通俗易懂的方法普及健康知识和技能,强化个人健康责任意识,提高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三、工作内容
(一)政策完善
1.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多部门协作联动机制。一是成立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明确部门职责,建立完善的信息反馈沟通制度。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广元市利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二是将慢性病防控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制定并落实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险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三是建立示范区建设工作督导制度,开展相关部门的日常联合督导。多部门合作建立的信息沟通共享、激励问责、质量控制等基本机制运行良好。
2.保障慢性病防控经费。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款专用。保障区疾控中心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
3.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区政府各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
(二)环境支持
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一是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餐厅/酒店建设。健康社区覆盖率达到30%以上。健康单位、学校、食堂/酒店每类达到5个以上。二是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小屋、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健康步道、小屋等数量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三是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食盐与食用油的摄入量低于本省平均水平3%以上,5年内下降10%或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以上。
2.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社区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自助式健康监测点覆盖率达40%以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一是开展15分钟社区健身圈建设,新建社区覆盖率大于90%,居民健身设施完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米。二是健身场所向社区居民开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达100%。有条件的单位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不低于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不低于40%。三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不低于80%。每年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健身竞赛活动。四是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确保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4.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全面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覆盖率达100%。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设置戒烟门诊,并提供简短戒烟服务;辖区成人吸烟率低于25%,并实现逐年下降。
(三)体系整合
1.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制订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的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区疾控中心、区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2.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一是区疾控中心设立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专职人员。专职人员占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每年接受上级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二是二级以上医院有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部门,配备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组织对辖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慢病专业培训不少于4次。三是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接受上级培训不少于4次,每年组织对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4次。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一是利用传统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二是开展肿瘤宣传周、全国高血压日等社会性大型健康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病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的范围。三是各社区均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健康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社区每年组织举办健康讲座不少于4次,每次不少于50人。四是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幼儿园、中小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健康教育课应包括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慢性病相关课程不少于6学时。
2.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力争达60%,健康素养水平力争达20%。
3.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组织群众健身团体,配有健康指导员和志愿者。定期开展政府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等多部门组织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鼓励社区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社区自我健康管理活动。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的社区覆盖率达到50%。
(五)慢性病全程管理
1.规范健康体检,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学生健康体检率达到90%,力争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达到90%,每2年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的覆盖率达到50%。
2.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实施35岁及以上人群首诊测血压制度。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技术并提供服务。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与管理。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加强高危人群登记及健康管理。
3.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依托信息平台实现分级诊疗。落实并开展高血压与糖尿病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
4.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及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高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知识知晓率。
5.在儿童等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开展社区健康口腔活动。实施儿童窝沟封闭,对检查中发现患有龋齿的儿童及早进行充填。为符合适应证的适龄儿童提供第一、第二恒磨牙窝沟封闭服务,有效控制12岁儿童患龋率。
6.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7.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
8.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落实相关政策。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非基本药物占基层用药的30%及以上。
9.政府引导、市场驱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防控工作。通过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向社会力量购买服务等方式,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10.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医疗机构提供医养结合的健康养老服务,不断提高具有医养结合机构的街道覆盖率。
(六)监测评估
1.开展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随访登记、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利用省、市、区三级人口健康信息和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重点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
2.期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
3.布含慢性病防控内容的综合健康报告,并将结果用于政府工作报告。
(七)创新引领
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建设、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鼓励政策、机制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总结推广慢性病防控工作模式和经验做法。
四、实施步骤
(一)建设阶段(2017年2月-2017年4月28日)
制定出台全区慢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成立相应组织机构,召开建设启动会,分解建设任务。区级有关部门、乡镇、街道要结合各自实际,制定相应建设计划。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按照区建设领导小组和建设方案的要求,积极开展建设工作,在本部门范围内落实建设措施,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组织督导和指导工作,确保建设质量。
(二)自查阶段(2017年6月底前)
区建设领导小组组织对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建设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和检查,形成建设工作报告。组织专家技术组对各单位的建设情况进行检查评估、补缺补漏。
(三)评估阶段(2017年9月)
按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方案各项指标要求,再次进行资料整理汇总,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邀请省级、国家级评估验收组来我区检查验收,力争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成立以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督促落实相关部门的职责,统筹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定期组织检查、督导和评估,建立对各部门履行职能职责的督查制度。
(二)明确职责。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是全社会各部门共同推进的系统性工程,各乡镇(街道)、区级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共同做好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具体职责详见附件。
(三)保障经费投入。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区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按规划、计划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确保专款专用。保障区疾控中心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业务总经费的10%以上。
(四)强化督导评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督导检查方案,组织对全区慢病综合防控能力及示范区建设工作进行经常性督导检查与考核评估,适时将督导及评估结果进行通报,考核结果纳入对各部门、乡镇(街道)年度绩效考核。
附件:广元市利州区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目标任务分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