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任开维)1月2日,刘襄渝深入赤化镇、雪峰街道调研民生工程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进一步强化执政为民理念,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问题,让利州发展更有温度、群众生活更有质感。
2018年,利州区精心组织、统筹安排,共实施民生工程项目66个、民生实事80件,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突出布局合理、实用适用。”在赤化初级中学调研农村教师周转宿舍项目建设情况时,刘襄渝指出,要努力改善边远艰苦地区农村学校教师工作和生活条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稳定壮大农村教师队伍,加强城乡教师交流与沟通,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房顶是坡顶还是平顶结构?”“一定要加快进度,科学施工,确保质量。”赤化镇清江幸福花园安置点项目正紧锣密鼓建设,刘襄渝进工地、看图纸、听汇报,详细了解项目推进情况。他指出,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发展工程,承载着广大棚户区居民的期盼。各级各部门要统筹安排项目建设,科学部署、压茬推进,在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扎实抓好棚户区改造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帮助更多棚户区居民“出棚进楼”,变“忧居”为“宜居”。
“民生工程一定做到有温度、有情怀。”在雪峰街道调研敬老院适老化改造项目情况时,刘襄渝要求,不仅要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还要进一步提高养老机构管理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到更加规范、周到和精细的服务。在调研全国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时,刘襄渝指出,作为全市困境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县区,相关部门和单位要从生活保障、监护落实、医疗康复、教育保障、救助保护机制等方面,加强试点与探索,努力为困境未成年人营造安全、舒适的成长环境。
调研中,刘襄渝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民心、尊重民意、关注民情、致力民生,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推进重大民生工程建设事关全区改革发展大局,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也是弘扬伟大改革开放精神的具体体现。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自觉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带着责任、带着感情,持续实施民生工程、办好民生实事,更好满足全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一要科学谋划。紧紧围绕全市九项工作“大比武”和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要求,早谋划、早安排,科学制定全年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目标任务。
二要聚焦重点。抓住厕所革命、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居家养老、住房改善、文化教育等一批重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再添措施、再加力度,扎实推进,着力改善民生。
三要确保质量。以工程质量和安全为目标,严把物资采购、施工进度、施工质量、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真正把民生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
四要注重实效。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进一步加大对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的督查督办,切实发挥好民生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区委常委、副区长王超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