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组织引领,压实责任链条。成立专项领导小组,明确“街道统筹、(村)社区落实、网格包干”三级责任体系。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3次,制定“一村社一方案”改厕计划。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累计开展专项督查2次,整改问题点位1处,确保改厕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
(二)强化宣传动员,凝聚群众合力。采取“线上+线下”双轮驱动宣传模式,通过(村)社区公告栏张贴海报70余张、微信公众号推送科普文章1篇、举办“厕所革命进村社”主题活动2场,发放《改厕技术指南》400余份。特别针对老年群体,组织志愿者入户讲解政策300余户次。
(三)强化技术规范,严把质量关口。推行“首厕示范+全程监管”模式,打造标准化样板间2处,组织(村)社区干部、施工队、居民代表开展现场观摩培训2场次,累计培训人员200余人次。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对改厕材料、施工工艺、验收标准进行“三必查”,建立“一户一档”质量追溯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