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实责任链条,构建联防联控体系。成立森林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乡村两级林长、护林员职责分工。依托“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组织37名专职护林员对全乡12个行政村、1.3万亩柏木林林地开展拉网式巡查,重点监测高速沿线及生态公益林区,累计设立监测点5个,实现病虫害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二)强化技术支撑,夯实防治基础保障。组建专业技术服务队,配合区级相关技术部门开展现场指导,举办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专题培训,覆盖群众1000余人次。同时利用微信平台进行病害照片实时上传、专家在线会诊,处理预警信息1条,对回民、青龙等7个村柏木林区域进行蜀柏毒蛾云南松毛虫无人机飞防作业,喷洒环保药剂。截至目前,已完成防治面积1.32万亩。
(三)深化宣传引导,凝聚群防群治合力。通过“村村通”广播、微信群推送防治知识,发放《关于开展飞机防治工作的通告》36份,鼓励群众参与监测,累计接收有效线索5条,构建起全民参与的森林健康守护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