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国际劳动节临近,作为一年中重要的消费黄金期,购物、聚餐、旅游等活动将迎来高峰。然而,各类消费陷阱也可能随之而来,如旅游市场的低价游、酒店民宿的毁约、餐饮的食品安全问题、商品采购的质量不佳等,都可能影响消费者的假期体验。为帮助消费者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度过安全、理性、文明的假期,广元市利州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广元市利州区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特发布以下消费警示:
一、预付式消费:谨慎充值
“五一”前后,众多商家会推出预付卡、储值卡等优惠活动吸引消费者。在选择美容美发、洗浴、健身、餐馆、摄影、洗车、教育培训等预付式消费时,要特别关注企业信誉和经营状况。务必理性消费、按需充值,切勿盲目跟风,不要轻信超低折扣宣传,以防不良商家关门跑路,让自己的钱财受损。
二、旅游出行:做好规划
(一)选择正规旅行社
参团出游要选择资质齐全、信誉高、口碑好的旅行社。通过短视频、朋友圈、社交软件等平台报名时,注意核实旅行社资质,签订书面(电子)旅游合同。不要轻信“旅游体验官”“定制师”等,明确旅游产品细节和服务商资质,避免纠纷时维权困难。拒绝“免费游”“低价游”“康养旅游”等陷阱,防止被诱导消费、强制购物或遭遇非法集资。
(二)提前规划行程
根据自身健康状况提前选好旅游线路,安排好食宿交通。酒店民宿预订时选择正规平台商家,明确约定留好凭证,谨防商家毁约。与旅行社签订合同要明确旅游费用、行程安排、住宿条件、自费项目等重要事项,并妥善保存合同,以备维权之需。
(三)景区理性购物
在旅游景区购物要保持理性,认真辨别商品真伪和质量,核实价格,货比三家。尽量不在景区特别是流动小商贩处购买珠宝钻石等贵重物品。购买土特产要查看保质期和是否变质。
三、餐饮消费:安全至上
(一)选择正规餐馆
优先选择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卫生条件好、环境整洁的餐馆就餐。留意收费标准,确保明码标价,结账时仔细核对账单明细并索要正规发票或收据,防止“低价高收”。
(二)注意饮食卫生
不食用来历不明和未烧熟煮透的食物,避免食用“野味”等新奇或高风险食物。提倡使用公筷公勺,践行光盘行动。用餐时查看食物新鲜程度,不采摘、不购买、不食用无安全食用先例的野菜、野果和野生蘑菇,预防食物中毒。
(三)网络订餐甄别
网络订餐要查看商家证照信息、食品安全信息、投诉举报电话等,确认是否有实体店。签收时检查餐食包装和一次性封签是否完好,发现变质或污染应拒收。
四、商品采购:细心挑选
(一)食品采购
选购食品时,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外包装标识是否清楚、齐全;检查外包装是否整洁,有无破损,真空包装食品是否漏气、胀袋;观察包装内食品是否浑浊,感官性状有无异常。如有散装及自制熟食,留意操作人员健康证。
(二)理性对待促销
面对“清仓、返利、充值好礼”等促销活动,保持理智,按需购买。购买食品等有保质期的商品和返季衣物时,理性下单、认真查验,避免陷入低价促销陷阱。
五、依法维权:冷静处理
消费时保留好各类票据凭证,交纳费用核对消费清单,索要正规票据。遇到消费陷阱冷静对待,先与商家协商,协商无果可拨打全国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12345政务服务热线,登录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智慧消协315平台或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消协组织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