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月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2030)》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公示
2023-10-09  来源: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月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2030)》环境影响评价应征求公众意见,现将有关事宜公示如下:

一、规划概要

项目名称:月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2030)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月坝游客中心至近月湖、黄蛟山区域,规划面积13.8km2其中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面积7.4km2

规划期限:2021年-2030年,其中近期为2021-2023年,中远期为2023-2030年。

总体定位:以大月坝生态旅游环线的构建为依托,以旅游休闲主题&康养度假主题为核心功能的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核心区,旅途中的精神供养,身心灵的唤活界域。

二、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

1.环境空气影响

月坝旅游度假区规划主导产业类型不涉及工业,无工业生产废气排放。规划实施后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燃料燃烧废气、餐饮油烟废气和机动车尾气。根据规划,度假区燃气主要由广元市天然气管网供给,规划实施后燃料燃烧废气量不大,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规划区餐饮油烟废气分散在居住区域和各个餐饮点,按照《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配套油烟净化装置后,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根据规划,度假区外部交通主要依托现有的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和省道,内部交通主要以公交车、旅游用车和自驾车为主,机动车尾气主要在车辆行驶道路及停车场产生。度假区内道路车流量不大,区内污染物稀释净化条件较好,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相对较小。

2.地表水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后,规划区废水主要来自居民和游客的生活污水以及少量农业面源污水。度假区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雨水经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河流。近月湖和李子坝区域产生的生活污水依托月光大院污水处理站和花前月下污水处理站深度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中各类用水中最严格指标后,用于景区景观用水、绿化、冲厕等;罗家老街区域污水经管网排入月坝村污水处理站深度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后就近的麻柳沟。规划实施后规划区期末废水排放量为444.28m3/d,小于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污水经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周边水环境的影响较小。

3.声环境影响

规划实施后,随着规划区人口规模和人口流动的增加,社会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将对规划区域内的声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在度假区规划阶段无法具体确定风机、水泵、变配电房等设施位置,在具体项目实施时,应使此类噪声源与敏感建筑物保持适当距离,各种产噪设备尽量设置在室内,通过采用低噪设备、设置减振装置等措施减少噪声污染。运营期可通过严格控制景区游客数量,禁止各类扬声器、扩声器、高音喇叭使用等方式减少社会生活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交通噪声分析,通过合理布局,在居住敏感区设置构筑物隔离等措施,交通噪声对周围居住敏感区的影响较小。采取各种措施后,旅游噪声对区域声环境影响较小。

4.固废处置影响

规划实施后,度假区内固废主要来源于常住人口(服务人员、商业商务办公人员和居民等)以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和化粪池污泥。在规划区内各观光游览线路沿线设置相应数量的垃圾桶,并规划在入口片区、生态康养度假片区地方设立垃圾转运站。生活垃圾通过分类收集后按时清运,做到日产日清,后运至广元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合理处置。餐厨垃圾使用加盖塑料桶进行收集,后由专人每日清运并交由相关资质单位处理。化粪池污泥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后运至广元市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合理处置。

通过采取环评提出的环保措施后,旅游度假区内的生活垃圾能够妥善处置,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较小。

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度假区内无生态红线、公益林等生态敏感区,规划项目不占用受保护动物主要活动区域,严格控制了月坝湿地内开发建设强度。在下阶段具体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涉及基本占用的,应报有审批权限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批,不得擅自占用和毁坏。规划区除规划的配套建设用地外,其他区域禁止毁林开垦和毁林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林行为;月坝湿地内应结合地形地貌特点适当开展人工湿地营建、裸露区植被恢复等工作,同时适当布局一些科普宣教、生态观光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并严格限制建设规模。

在以保护为主、限度开发的前提下,本规划的实施对规划区的生态影响较小。

三、减缓环境影响措施要点

1.环境空气影响减缓措施

规划区内燃气使用以天然气为主,辅以电能、太阳能等其他新能源,严禁在区域内使用燃煤、柴油、木材和秸秆等。严格控制规划范围内餐饮业的总体数量和规模,餐饮油烟经合理处置达到《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要求后方可排放。规划区内提倡绿色交通,严格控制机动车辆进入度假区的数量,进一步完善公交线路,在各景点间提倡使用电瓶车、自行车或徒步观光。加强停车场周边绿化,种植对废气吸收性能较好的植物,减轻车辆尾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水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增强度假区内游客和管理人员的节水意识,度假区内宾馆、饭店等配套生活服务设施采用节水型设备,从源头控制污水量。强化市政污水管网建设完善污水收集与处置,确保区域内污水全部有效纳管。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化肥农药施用量,提倡使用高效、低毒、易降解农药,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

3.声环境影响减缓措施

结合周围环境合理布局旅游项目,噪声源尽可能远离环境保护目标,充分利用构筑物等进行衰减隔离。公建配套设施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高噪声设备设置在专门的设备机房内,对高噪声设备设置减振降噪装置。加强交通噪声防治,规划区内设置禁鸣标志,完善车辆引导标牌,加强道路两侧的绿化工作。加强区内商场、娱乐场所、餐饮等第三产业噪声控制,规范社会生活噪声排放,进一步改善区域的声环境质量。

4.固废影响减缓措施

通过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加强分类知识宣传引导,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采用密闭垃圾收集容器实行垃圾分类收集,收集的垃圾及时清运至垃圾中转站统一处理,做到日产日清。设专职卫生管理机构,做好各功能区、景点和游览路途的卫生。

5.生态影响减缓措施

合理设定施工作业带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占地,不随意开设施工便道。合理安排工期,避免在暴雨频发的季节进行开挖、填筑等扰动较大的施工活动。收集保存占用耕地部分的表层土,在施工结束后及时复耕或恢复绿化,树种选择以乡土植物为主。工程完工后尽快做好生态环境恢复,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对动物的不利影响。湿地内应严格控制开发强度,结合地形地貌特点仅适当开展人工湿地营建、裸露区植被恢复等工作,同时适当布局一些科普宣教、生态观光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尽可能采用架空结构,减少湿地占地和建设项目对湿地生态环境的阻隔影响。运营期根据度假区的环境资源承载力,科学控制旅游规模。培养度假区居民和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普及生态旅游知识。

四、环评结论要点

月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5〕62号)、《全国生态旅游发展规划》(2016-2025年)、《“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国发〔2021〕32号)、《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四川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广元市利州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广元市利州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和《广元市利州区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基本相协调。规划方案的实施无明显重大制约因素,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利州区旅游业发展、促进区域环境质量改善,有利于提升月坝旅游度假区的旅游品质、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合理优化和调整规划空间布局、交通设施布局以及污水管网设施布局,并严格落实规划和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环境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规划的实施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与主要事项

1.公众对规划的意见和建议;

2.公众对规划实施可能涉及的环境问题的意见和建议;

3.公众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4.公众对环保措施的意见和建议;

5.其他的相关建议。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及期限

请广大公众团体或个人在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通过信函、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的方式向规划组织单位、环境影响评价单位或审批部门反映该规划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或建议。环评单位将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真实反映和考虑公众的意见和建议,并将公众的宝贵意见、建议向规划组织单位和有关部门反映。请公众在发表意见的同时提供详尽的联系方式。

七、联系方式

1.规划组织单位

单位名称:广元市利州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局

地址:广元市利州区万缘街道翠云路136号区委区政府第三办公区19

联系人:何先生

电话:0839-3306427

2.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单位名称:四川渝来环境检测有限公司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区花照壁西顺街388号

联系人:陆工

电话:15884441381

电子邮箱:597176765@qq.com

3.负责审查主管部门

广元市生态环境局


附件:1.《月坝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2021-2030)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

2.公众意见表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技术支持:中国电信广元分公司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326231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