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利府办发〔2017〕37号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级有关部门:
《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7年5月10日
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方案
为摸清、掌握、了解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情况,建立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奠定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基础,根据中央、省、市的统一部署和具体要求,我区将于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底,开展长时间、大规模的非遗资源普查。为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现根据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和《四川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川府发〔2006〕21号)精神,摸清、掌握、了解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基本情况,增强全区人民对民族文化遗产的认同感和外界的认可度,为建立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奠定坚实基础,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良好传承。
二、普查时间
2017年5月至2017年9月底。
三、工作重点
(一)组建普查专家组深入全区各乡镇(街道)巡回开展田野调查,通过座谈、会议、问卷、活动等多种方式,按文字、图像、视频、声音详细记载“非遗”项目个数、名称、特点、价值等,摸清、掌握、了解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分布、生存环境、艺术传人、发展现状等情况,为建立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进一步搞好保护、传承工作奠定基础。
(二)整理普查资料,建立《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广元市利州区民间艺人档案信息库》。
(三)按照上级要求和部署,公布一批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申报国家、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四)区作协组织作家开展采风活动,编辑《广元市利州区非遗文化作品集》(暂定名)。
四、普查范围
(一)口头传统以及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
(二)传统表演艺术(含戏曲、音乐、舞蹈、曲艺、杂技、锣鼓、秧歌等);
(三)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
(五)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具体可分为: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曲艺、民间杂技、民间美术、民间手工技艺、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传统医药、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其他。
五、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乡镇(街道)要成立普查保护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非遗保护中心,形成政府主导、区文化主管部门牵头、有关部门配合、社会力量支持、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二)全面准确调查。在普查中做到“四不漏”(不漏村镇、不漏项目、不漏艺人、不漏线索),采取村、组报普查线索,乡镇查重点项目,区专家组做规范文本的普查流程和普查方法,对重点乡镇、重点项目、难点项目进行重点普查,充分发挥专家组在普查中的骨干作用。
(三)落实普查力量。广泛宣传非遗普查保护工作的意义及相关知识,建立区、乡镇、村三级普查工作骨干队伍,利用各种渠道,采取各种形式,做到区有普查指导组、乡镇(街道)有普查工作队、村(社区)有普查员,做好普查人员业务培训,确保圆满完成普查工作任务。
附件:1.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2.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表
3.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名录
附件1
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为确保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圆满完成,决定成立2017年广元市利州区非遗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 长:何开莉 区政府副区长
副组长:王 勇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彭 周 区财政局局长
成 员:杨雁冰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文联主席
赵琼英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副局长
付海兵 区文化中心主任
马 羽 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兼新闻出版股股长
黄妮妮 区文物管理所所长
姜万斌 区文化中心干部
各乡镇(街道)行政主要负责人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由赵琼英同志兼办公室主任,区文化中心姜万斌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办公室日常工作。
附件2
广元市利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记录表
名称 | 方言名称 |
| 发源地 |
| 非遗 分类 |
|
其他名称 |
| |||||
基本 描述 |
| |||||
保护 意见 |
| |||||
遗留 问题 |
| |||||
备注 |
|
编号: 填报时间:
填报人: 联系电话:
(此表可复制)附件3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名录
名 称 | 代 码 | 名 称 | 代 码 | 备 注 |
(一) |
| 曲牌体腔综合体制的戏曲剧种 | 063 |
|
民族语言 | 01 | 少数民族的戏曲剧种 | 064 |
|
(二)民间文学 | 02 | 民间小戏剧种 | 065 |
|
神话 | 021 | 及祭祀仪式性的戏曲剧种 | 066 |
|
传说 | 022 | 傀儡戏曲剧种 | 067 |
|
故事 | 023 | 其他 | 069 |
|
歌谣 | 024 | (七)曲艺 | 07 |
|
史诗 | 025 | 说书 | 071 |
|
长诗 | 026 | 唱曲 | 072 |
|
谚语 | 027 | 谐嗜 | 073 |
|
谜语 | 028 | 其他 | 079 |
|
其他 | 029 | 农业 | 101 |
|
(三)民间美术 | 03 | 林业 | 102 |
|
绘画 | 031 | 渔业 | 103 |
|
雕塑 | 032 | 狩猎 | 104 |
|
工艺 | 033 | 饲养和畜牧业 | 105 |
|
建筑 | 034 | 商贸 | 106 |
|
其他 | 039 | 副业 | 107 |
|
(四)民间音乐 | 04 | 其他 | 109 |
|
民歌 | 041 | (八)民间杂技 | 08 |
|
乐器 | 042 | 杂技 | 081 |
|
舞蹈音乐 | 043 | 魔术 | 082 |
|
戏曲音乐 | 044 | 马戏 | 083 |
|
曲艺音乐 | 045 | 乔妆戏 | 084 |
|
其他 | 049 | 滑稽 | 085 |
|
(五)民间舞蹈 | 05 | 其他 | 089 |
|
生活习俗舞蹈 | 051 | (九) |
|
|
岁时节令习俗舞蹈 | 052 | 民间手工艺 | 09 |
|
人生礼仪舞蹈 | 053 | 工具和机械制作 | 091 |
|
宗教信仰舞蹈 | 054 | 家畜产品的加工 | 092 |
|
生产习俗舞蹈 | 055 | 烧造 | 093 |
|
其他 | 059 | 织染缝纫 | 094 |
|
(六)戏曲 | 06 | 金属工艺 | 095 |
|
曲牌体制和戏曲剧种 | 061 | 编织扎制 | 096 |
|
板控体制的戏曲剧种 | 062 | 漆 | 097 |
|
造纸、印刷和装帧 | 098 | (十三)岁时时令 | 13 |
|
其他 | 099 | 汉族节日 | 131 |
|
(十)生产商贸习俗 | 10 | 少数民族节日 | 132 |
|
寿诞礼 | 126 | 其他 | 139 |
|
葬礼 | 127 | (十四)民间信仰 | 14 |
|
其他 | 129 | 原始信仰 | 141 |
|
(十一)消费习俗 | 11 | 俗神信仰 | 142 |
|
服饰 | 111 | 祖先信仰 | 143 |
|
饮食 | 112 | 庙会 | 144 |
|
居住113 交通 | 114 | 其他 | 149 |
|
其他 | 119 | (十五)民间知识 | 15 |
|
(十二)人生礼俗 | 12 | 医药卫生 | 151 |
|
妊娠 | 121 | 物候天象 | 152 |
|
分娩 | 122 | 灭害 | 153 |
|
诞生和命名 | 123 | 数理知识 | 154 |
|
满月、百日、周岁 | 124 | 测量 | 155 |
|
婚礼 | 125 | 纪事 | 156 |
|
室内游戏 | 161 | 营造 | 157 |
|
庭院游戏 | 162 | 其他 | 159 |
|
智能游戏 | 163 | (十六)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 | 16 |
|
助兴游戏 | 164 |
|
|
|
博弈游戏 | 165 |
|
|
|
赛力竞技 | 166 |
|
|
|
技巧竞赛 | 167 |
|
|
|
杂耍(艺)竞技 | 168 |
|
|
|
其他 | 16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