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着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使命。乡镇(街道)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层次,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决策部署,全面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知指导层规范编制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根据《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指南》等文件要求,编制本规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地位作用
编制利州区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是对省、市、区“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和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方案的细化落实,是全面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际举措,是融合衔接乡镇级片区国土空间规划的实际需求,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的具体应用,是健全完善基层应急体系、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的重要依据。
第二节 规划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4. 《四川省突发事件应对办法》
(二)部门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5.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做好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川委厅〔2021〕6号)
6. 《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省县域内片区划分的指导意见)(关于以片区为单元编制乡村国土空间规划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川委厅〔2021〕2号)
7.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印发〈乡镇级片区专项规划省级工作方案〉的通知》(川自然资发〔2021〕43号)
8. 《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工作方案》
9. 《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关于印发〈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试行)〉〈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备案程序及审查要点(试行)〉的通知》(川应急〔2022〕3号)
10. 《四川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三)技术标准规则
11. 《防灾避难场所设计规范》(GB51143—2015)
12. 《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建标152—2017)
13. 《乡镇消防队建设标准》(GB/T35547—2017)
14. 《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执法督查工作规程》
15. 《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指南》(四川省应急管理厅 2022.5)
(四)相关规划
16. 《四川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川安委〔2020〕7号)
17. 《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川省“十四五”省级物资储备发展规划>〉的通知》(川发改经贸〔2021〕408号)
18. 《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川办发〔2019〕62号)
19. 《应急管理厅印发的(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年)实施意见》(应急〔2020〕40号
20. 《四川省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19—2021)》
21. 《四川省应急体系“十四五”规划》
22. 《广元市利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3. 《广元市利州区十四五应急体系规划》
24. 《利州区县域内片区划分方案》
25. 《广元市利州区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阶段稿)》
第三节 规划原则
坚持立足实际、明确导向。立足片区实际,以全面发展片区安全监管能力、防灾减灾能力、应急救援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为目标,着力防范化解片区重大风险,着力解决片区应急实际困难,着力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坚持统筹协调,因地制宜。有机衔接各级各类规划,整合片区应急资源,充分考虑片区属地镇实际情况,确定各镇防控重点,优化应急资源配置,有效推动基层应急体系和应急能力现代化。
坚持资源整合。对片区内既有防灾减灾等设施进行系统性地梳理,提高闲置场所利用率,对已有的进行扩能增效,不足的进行健全完善,没有的进行补充建设,最大程度盘活闲置国有资产,减少重复建设。
坚持社会共治。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贯穿工作始终,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强化群防群治,加大宣传培训和科普力度,增强全社会安全意识,筑牢应急管理人民防线,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第四节 规划年限
本规划与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片区国土空间规划期限一致,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其中近期规划至202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片区现状
(一)片区基本情况
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片区位于广元市利州区西部,由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4个乡镇组成,中心镇为宝轮镇、三堆镇;片区共划分14个村级片区,14个中心村,平均每个村片区内包含村(社区)3.4个;片区面积72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1393人。人文自然资源方面,片区内森林覆盖率达50%左右,白龙湖流经该片区,水利资源较好,有天曌村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以及白龙湖、宝珠寺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和“川北唢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交通方面,兰海高速、国道G212途径该片区,交通相对便捷。经济方面,发展特色食用菌种植约700亩,有工业园区1处,年产值近5亿元。
(二)安全生产情况
片区企业基本情况。该片区危化企业共9家,涉及医药、能源、加油加气站类型,加油站6座,加气站2座。目前片区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及建筑施工企业全部建成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企业。
风险监测预警情况。通过政府购买安全生产专业技术服务的方式,对片区内规上工业企业和危化企业实施辅助监管,帮助企业开展风险辨识与评估。该片区对企业进行检查和考核,积极推行安全生产清单制管理,党政领导责任、部门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逐步建立。不断改进、创新安全监管方式手段,安全生产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情况。监察质量得到提升,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执法计划,安全生产暗访暗查制度。风险防控能力提升,防范化解安全生产重大风险,利州区全域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2020年已达到100%,风险隐患有效整治。基层基础提升,建成国家级安全社区1个、省级安全社区8个、市级安全社区8个。
安全生产事故情况。“十三五”期间,利州区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保持稳步下降的态势,全区经济发展与安全生产的协调程度形势相对较好,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改善。片区2016年-2020年期间共发生6起煤矿事故和83起其他安全事故,煤矿事故共造成6人死亡,1人受伤,其他安全事故共造成75人死亡,32人受伤。
(三)自然灾害情况
自然灾害除偶发的干旱、高温、洪涝、山洪、冰雹、暴雨、地震外,主要自然灾害为地质灾害,如滑坡、崩塌等。片区内自然灾害与片区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关系密切。2016-2020年期间,受灾人数达72079人,直接经济损失达73026.06万元。
片区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0处,其中宝轮镇有地灾点14处,预计威胁人数为305人,威胁财产2380万元;三堆镇有地灾点34处,预计威胁人数为790人,威胁财产6086万元;金洞乡有地灾点27处,预计威胁人数为512人,威胁财产4086万元;白朝乡有地灾点5处,预计威胁人数为98人,威胁财产675万元
(四)应急能力情况
机构指挥。健全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完成了应急管理机构改革。片区各乡镇基本明确了承担应急管理的业务股室(机构)。建立了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加强区政府与毗邻县(区)的联系与协同作战,基本形成了“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应急队伍。宝轮镇驻防1支共34人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20支共523人村(社区)救援分队,并在濠江路196号配有共15人的广元市利州区消防大队兴华中队,该队伍配备有抢险救援车、冲锋舟、橡皮艇等救援装备;三堆镇驻防1支共30人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15支共185人的村(社区)救援分队,并配有非专业森林扑火队伍共595人;金洞乡驻防1支共25人的应急救援队伍以及7支共82人的村(社区)救援分队;白朝乡驻防1支共39人应急救援队伍以及9支共112人的村(社区)救援分队,并配有义务扑火队伍共32人及应急专家卫生医疗咨询小组。
应急装备及物资。乡镇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重点储备帐篷、衣物、森林防火、防汛等应急救援物资。片区内宝轮镇配有防汛抗旱、通信保障、森林防火等3类共31种应急物资及装备;三堆镇配有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2类共40种应急物资及装备;金洞乡只配有防汛抗旱这1类共20种的应急物资及装备;白朝乡配有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2类共18种应急物资及装备。乡镇级物资储备库位于乡政府驻地,村级物资储备库与村委会合设。
应急避难场所。宝轮镇共有应急避难场所7个,最多可保障32000人;三堆镇共有应急避难场所1个,最多可保障2000人;金洞乡共有应急避难场所2个,最多可保障2000人;白朝乡共有应急避难场所1个,最多可保障500人。
应急预案、演练。片区乡镇目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预案体系,并大力推进应急预案进村组(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片区基本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应急预案体系。片区近年开展了综合演练,预案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断增强。
第二节 片区面临形势
(一)安全生产方面
各类事故总量依然较大。“十三五”时期,利州区全区统计直报生产安全事故83起,死亡58人,伤31人,建筑、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事故多发的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该片区企业以食品加工、建筑业、建材制造业、机械制造业类为主,存在机械伤害、有限空间、易燃、粉尘涉爆等风险。油气长输管线方面,容易引发爆炸、火灾、中毒和环境污染等风险。道路交通方面,乡村道路弯多、坡陡、路窄,冬季大雾时长,易发生恶性交通事故。建筑施工方面,存在安全防护不到位、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等安全生产隐患。消防安全方面,经营性场所及老旧小区建筑耐火等级低,燃气管网、电路老化,火灾风险高。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不足。安全发展理念尚未牢固树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质量不高,重发展轻安全、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仍然存在;辖区内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着安全基础薄弱等问题,仍处于爬坡过坎期和瓶颈制约期,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企业抓安全主动性差,安全生产责任和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企业业主或主要负责人对事故的发生及认识重视程度不够,安全投入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事故防范意识不强。经济高速增长,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也给安全生产带来新的风险。
(二)自然灾害方面
片区面临自然灾害形势严峻。灾害防御工程基础依然薄弱,片区防火隔离带建设不完善;缺乏森林防灾灭灾设备设施,部分现有设施老旧;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水平不高,前端监测设备未全面覆盖地质灾害、森林火灾、洪涝灾害隐患点;未建立自然灾害综合管理研判系统,统一整合各类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处置信息;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覆盖面需进一步提升,未能彻底打通村(社区)“最后一公里”。
(三)应急救援能力方面
应急处突保障能力有限。应急指挥信息化水平不高,应急指挥体系与片区战略定位适应性有待提高;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站网密度、预警预报精度以及灾害信息传播技术水平和时效性与社会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应急救灾物资储备种类、数量难以满足需要;应急救灾装备、技术手段等比较落后。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欠缺。统筹协调性不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各项工作整合力度不足,处于简单叠加的状态,在应急救援力量、“防”“抗”“救”责任链条衔接、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救助资金保障与物资调配等方面仍然存在许多突出问题。
(四)防灾减灾方面
应急避难场所方面,片区有11个应急避难场所,基本满足片区内91393常住人口的应急避难需求,但缺少物资与规范化设施。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物资储备库(点)物资储备种类不全。物资储备多为防汛抗旱类物资,所有乡镇均缺少生活类物资,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还缺少通讯保障类物资,金洞乡除以上两类物资之外还缺少森林防火类物资。
(五)社会共治共享方面
社会共治能力有待健全。片区尚未建立社会共治示范区及文化宣传广场;片区家庭尚未配备灾害防治和自救装备,群众防灾减灾意识、安全意识不强,自救互救能力低,安全教育培训覆盖面窄,企事业单位职工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救援能力。
第三章 规划目标
第一节 近期目标
到2025年,片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形成与片区定位相适应的优化协同高效的应急管理新局面。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更加牢固,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的运行机制更加顺畅,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效落实,风险防控能力显著提升,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灾害防治重点工程成效凸显,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
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领导体制、指挥体制、协同机制、职能配置、机构设置更趋合理,应急管理队伍建设、作风建设、能力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应急管理机构基础设施、装备条件大幅改善,工作效率、履职能力全面提升。区应急管理部门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达标率达到100%。
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全面提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风险早期感知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显著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防灾能力、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水平大幅提升,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特大安全事故。灾害事故信息上报及时准确,灾害事故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达到90%。
灾害应对准备能力显著增强。依托上层级应急救援基地,片区综合救援、专业救援、社会救援力量布局更加合理,应急救援效能显著提升,应急预案、应急通信、应急装备、应急物资、紧急运输等方面保障能力全面加强。灾害事故发生后受灾人员10小时内得到有效救助。
应急要素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信息资源、产业资源配置更加优化,规模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初步形成,应急管理科技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
表3-1近期分项目标建设指标
指标类型
|
指标名称
|
预期值
|
指标性质
|
安全生产指标
|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
下降5%
|
约束性
|
单位全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下降15%
|
约束性
|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
下降10%
|
约束性
|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区生产总值比例
|
<1%
|
预期性
|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
<1
|
预期性
|
年均每十万人受灾人次
|
<10000
|
预期性
|
企业在线监测监控接入率
|
≥95%
|
预期性
|
企业三级安全教育培训率
|
100%
|
预期性
|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三级达标率
|
50%
|
预期性
|
基层应急管理人员配备数
|
≥2名
|
预期性
|
防灾减灾规划指标
|
自然灾害隐患点监测监控率
|
≥95%
|
预期性
|
乡镇、村(社区)应急物资储备点设置率
|
≥95%
|
预期性
|
应急避难场所人均面积
|
≥0.5m2
|
预期性
|
灾害信息发布公众覆盖率
|
≥95%
|
预期性
|
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时间
|
8小时之内
|
预期性
|
应急预案编制率和演练率
|
100%
|
约束性
|
家庭应急包配备率
|
30%
|
预期性
|
应急能力规划指标
|
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占人口比例
|
≥0.4‰
|
预期性
|
中心镇(街道)消防力量到达辖区边缘时间
|
≤1小时
|
预期性
|
镇(街道)10分钟快速响应救援圈建成率
|
100%
|
预期性
|
乡镇、村(社区)应急广播设置率
|
100%
|
预期性
|
应急队伍装备配置完备率
|
90%
|
预期性
|
应急救援人员受专业化培训率
|
100%
|
预期性
|
第二节 远期目标
到2035年,片区应急综合管理能力大幅提升,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应急管理新局面全面形成,科学应急、智慧应急水平达到新高度,应急信息技术系统全面完善,生命安全保护能力全面提升,人民安全感显著增强,形成与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应急管理机制和能力。
第四章 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第一节 建立健全片区应急管理机制
以国家、省、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利州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为遵循,加强应急预案的统一规划和分级分类管理,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编制修订重要目标、重大危险源、重大活动、重大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预案编制修订过程中的风险评估和应急资源调查,编制预案配套工作手册、行动方案等支撑文件,着力提升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厘清各级各部门职责边界,统筹做好上下级、同级、政府与企业等相关应急预案衔接工作。建立常态化应急演练制度,坚持每年开展综合演练,不断完善预案、磨合机制、锻炼队伍,全面提升应急实战能力。
(一)健全组织领导
为有效应对利州区西部农文旅融合与生态康养旅游发展片区内各类应急突发事件,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降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本规划结合《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试行)》《广元市利州区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指引要求,建立健全片区分级有序的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完善应急管理领导机制
以乡镇应急指挥中心为领导核心,片区分级构建乡镇、村(社区)应急指挥体系和平台网络,统筹协调灾害事故风险研判、灾情会商、抢险救援、转移避险、灾害救助、损失评估、恢复重建、信息发布等全过程管理。探索建立灾害事故现场指挥官制度,进一步厘清行政指挥和技术指挥的职责边界,进一步理顺防汛抗旱、森林防灭火、地质灾害、抗震救灾等指挥机制。积极推动从单项应急管理向综合应急管理转变,加快交通、通信、消防、医疗卫生、救援、安全、食品药品、环境、能源等领域应急资源整合,建立应急管理协调机制,实现纵向管理指挥通畅有效、横向协调合作迅速有序的网络化应急管理体系。
(2)健全应急管理机构
深化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推进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实体化运行,明晰各行业部门与应急管理部门职责边界,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各行业部门专业优势。推动应急管理全面融入乡镇和村(社区)基层治理,推进园区、乡镇层面应急管理机构精细化改革,在人员编制、组织架构、职能划转上进一步优化,形成上下衔接,左右畅通的应急组织架构。在乡镇全面设立应急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管理和执法工作;在村(居)民委员会设立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改善装备配备条件,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
(3)强化应急管理能力
各级有关部门(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部门(行业、领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承担相关类别突发事件专项和部门应急预案的起草与实施,组织协调指导风险防控、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资源保障、恢复与重建等工作。加强乡镇应急专职人员配置,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要求,健全领导干部应急管理责任制,由乡镇党委统一领导,乡镇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负责本行政辖区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工作,负责研究制定本辖区内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协助市、区政府处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对一般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开展总结评估。
(二)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按照《四川省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试行)》指示,联合相关部门(机构),推动制定蓝色—黄色—橙色—红色分级预警级别及相关应对方案。及时会商研判,发布预警及应对方案。健全灾害事故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报送和响应制度,实现快速精准高效预警预报。
健全灾害事故信息直报制度,制订报送灾情规范和表册,强化灾情数据归口统一管理。落实“清单制”管理模式,规范日常巡查检查、应急值守、区域联动、先期处置、转移疏散、避难管控等工作。完善应急管理责任考评制度和奖惩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巡查考核,严肃责任追究。
(三)完善应急指挥机制
(1)构建应急指挥构架
乡镇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由领导机构、指挥机构、办事机构、工作部门、专家组、应急联动机构、社区级应急组织机构以及社会组织(企业、事业单位)和公众共同组成。
(2)明确指挥权限、职能职责
表4-1 应急指挥组织机构职能表
组织机构
|
职能职责
|
领导机构
|
研究制定本辖区内应急管理工作方面的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协助市、区政府处置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事件,组织指挥处置一般突发事件,对一般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组织开展总结评估。
|
指挥机构
|
指挥协调相关专项应急处置事项。
|
办事机构
|
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查和考核白朝乡应急管理工作,履行应急值守、预案管理、资源保障、综合协调和应急信息汇总等职能。
|
工作部门
|
负责某类突发事件预防、处置和保障工作。
|
专家组
|
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提供决策建议,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
应急联动机构
|
加强工作联系,通报有关突发事件信息,共同组织应急演练。
|
村(社区)级应急组织机构
|
负责各自社区内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领导工作,并根据上级安排或应急工作需要协助周边地区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
社会组织和公众
|
安全隐患排查与消除和突发事件先期处置、信息报告、自救互援。
|
(3)制定分级响应机制
突发事件分级应对遵循“分级负责、属地为主,层级响应、协调联动”的原则。当突发事件超出县级、片区级属地人民政府应对能力时,由上一级人民政府提供支援或者负责应对。涉及跨县级行政区域的,超出县级人民政府应对能力的,县级人民政府做好先期处置的同时,立即报请市级层面协调支持或组织应对。
突发事件发生后,县、片区内各层面(包括基层组织和单位等)应根据突发事件初判级别、预期影响后果和本级应急处置能力等,综合研判确定本层级是否启动响应和启动响应的级别及采取的应急处置措施。对于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引发舆论热议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或发生在重点地区、重要会议及重大活动期间的,可适当提高响应级别。
县级层面响应级别可参照国家、省级、市级层面应急响应级别设置。
(四)完善联防联控机制
构建片区内跨镇及跨区域联动机制,健全抢险救灾协调机制和联合指挥平台,完善会商研判、预警发布、抢险救援、指挥调度、协调协作等制度,健全多部门共同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灾害事故的协同机制,提高协作能力和应急处置效能。特别是要发挥镇中心消防救援站与片区内镇半专业应急队和村(社区)义务应急分队的协调联动机制和队伍管理培训演练机制。
专栏1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工程
1.更新完善应急预案项目
建设内容:更新完善各类综合应急预案;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相关职能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完成时限:2022年起长期坚持
经费概算:10万元/年。
2. 开展应急演练、培训项目
建设内容:优化完善应急管理、指挥和协同联动机制,落实专职人员培训、演练等(培训:每季度对片区内从事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工作专(兼)职人员培训不少于1次;每年开展生产安全类、自然灾害类应急演练各不少于1次);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乡镇人民政府(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完成时限:2022年起长期坚持;
经费概算:20万元/年。
|
第二节 强化片区安全生产风险防控
(一)监管监察能力建设
(1)强化安全监管“六种建设”
——领导能力建设。积极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创新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做到重要干部重点培养、优秀干部优先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抓好专题培训,从安全生产管理的实际需求出发,有计划、分批次对领导班子成员开展轮训;对领导干部培训要达到的目标、培训的形式、经过的程序、需要掌握的内容、师资力量的选配、结业的方式等要经过党委组织部门的综合调查研究,切实解决领导干部培训工作系统性不强、培训标准不明确、培训针对性不强与效果不好等问题。加强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鼓励领导干部深入基层了解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通过磨炼,树立必胜的信心,获得坚强的意志与品质。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和责令辞职制度,不断优化安全生产监管干部队伍。
——组织机构建设。全面实行“分线、分级、分片、分类”的管理机制,以创新安全生产组织机构为载体,全面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积极建设乡镇监管分中心,构建“政府领导、企业负责、群众监督、全体职工参与”的安全生产新格局。建立健全快捷高效的应急指挥联动机制,强化军地联动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推进军地应急预案对接、应急演练联动、应急物资储备联动、应急处置联动。
——队伍建设。完善专业性人才培养招录政策,以片区企业发展现状为基础,通过公开招聘,择优录用一批懂业务、素质高、肯干事的专业性人员,建设高标准应急管理队伍。实施高危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提升专项行动,鼓励企业提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学历层次;把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围,引导基层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加强应急管理专家库建设,充分发挥专家支撑作用。推进应急力量训练条件统建共用、开放共享、构建救援合作机制,创新实施组织模式,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分类推进试点先行,营造良好激励环境。
——作风建设。建立隐患排查治理目标考核制度,突出工作过程和结果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过程管理的内容纳入年度考核指标,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约束力。加强安全生产政策宣传,不断提高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主体意识,进一步强化各级安全主体责任落实;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安全技术操作流程》《危险作业审批制度》以及单位的违章处罚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效规范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从而控制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以一线操作人员、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为核心,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让每个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
——专业技术建设。以企业为核心加强员工操作技能专项培训,所有员工应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加强监管部门与企业间协调合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相关要求,深入组织实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和应急演练,及时修订完善应急处置及备案工作,有计划地组织全员开展应急处置演练,提升企业员工紧急事件处置能力。
(2)提升安全监管“四种能力”
——提升装备保障能力。以保障片区安全生产需求为基础推进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严格落实动态管理工作,实现物资的有效消耗与及时补充;鼓励企业在生产装备、监控设施、信息共享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事故报送、应急处理能力;加快实施应急救援通道畅通工程,保障消防车、救护车等救援力量实现快速到达、及时处理,以降低生产安全风险、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有关县级牵头部门,要会同县发展改革局、县财政局等制定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装备规划并组织实施;有关县级部门要按照职能职责分领域、分类型建立应急物资装备数据库,建立健全重要应急物资监测网络、预警体系和应急物资生产、收储、调拨及紧急配送体系,完善应急工作程序,确保应急所需物资和生活物资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物资储备的监督管理,并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
——强化经费保障力度。积极争取上级政府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支持;加强县级应急财政资金保障,把安全生产活动专项经费足额纳入年初预算,严格落实预算执行定期分析机制,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开展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做到足额预算,确保专款专用;通过发行债券、引导社会资金参与等方式,逐步畅通经费投入渠道,引导企业生产稳定有序运行。鼓励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等有关法律的规定,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物资、装备、资金、技术支持和捐赠。
——提高技术保障能力。大力引进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提高安全生产智能化、精准化监控水平;鼓励政府监管人员、企业高管、一线操作员等人员到成都、重庆等地区进行技术学习,全面提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事故处理等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学科建设;加强全县应急管理科技支撑机构建设,积累基础资料,促进科技成果交流共享;研究制定促进公共安全和应急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扶持教学科研机构和有关企业的研发用于突发事件预防、监测、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的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具。
——健全人员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对敢担当、敢作为、为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进行表彰奖励,为干部职工营造一个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适时将企业违法违规行为向县安办进行记分申请,由县安办对企业实施记分管理,对年度表现优秀的企业进行通报表彰。
(二)加强源头管控
扎实开展片区安全生产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隐患底数,组织开展生产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开展重点区域、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任务清单,明确风险位置、具体表现、管控措施、监管人员等基础信息,做到重大风险实时管控。以危险化学产品生产加工等企业为重点,加强从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监控,严密监视其安全状态以及向事故临界状态转化的各种参数的变化趋势,动态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四色图”,及时发出预警信息或应急指令,力争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监督片区产业发展布局,严把安全生产准入门槛,对新引进的企业要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经评估合格后方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安全生产,积极开展“查找身边的十大隐患”等活动,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推动企业全员参与排查整治隐患,形成安全隐患企业自查自纠常态化机制,分层级分类别落实管控措施,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精准部署并推动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三)强化风险监测
建立健全重大生产安全督导检查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不定期对矿产、危险化学品生产、工贸行业等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全面落实重大危险源安全包保责任制;深入开展“互联网+安全生产”专项行动,引入视频识别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建立重大风险源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动态监测预警常态化机制,加快融入国家、四川省、广元市安全生产监控网络,实现监管信息和监测数据上下贯通、联网管控。加快推进监测设施建设,对危险化学品生产、交通运输等企业生产信息进行动态采集与存储,实现行业安全生产全过程、全要素、全产业链的连接与管理,深入融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风险因素快速发现、实时报送、及时处理。
(四)强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煤矿、非煤矿山、工贸行业、交通运输、城市安全、建筑施工、城镇燃气、特种设备及农业农村等重点行业领域和商场、旅游景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安全风险防范,督促企业加大安全投入。健全风险研判工作机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方面。实施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改造,完成企业内部不满足安全要求的平面布局改造。开展危险化学品企业分级分类管理试点,建立常态化隐患排查专家指导服务机制,实现重点企业隐患排查专家指导服务全覆盖。持续开展烟花爆竹经营领域专项治理,健全“打非治违”长效机制。压紧压实乡镇烟花爆竹零售店(点)安全监管责任。全覆盖实施烟花爆竹批发企业智慧仓储建设,持续深化烟花爆竹零售店规范化建设。
煤矿方面。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企业、生产工艺及设备设施,优化安全生产基础条件,提高安全科技支撑水平,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本。持续开展煤炭去产能工作,按要求展开煤矿分类处置工作。大力推进煤矿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建设,实现综合机械化开采,并逐步实现智能化开采。推进煤矿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开展煤矿灾害普查,推进灾害治理。
非煤矿山方面。持续开展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作,坚持“减少数量、提升质量”,严格控制增量、减少存量。严格执行尾矿库新建标准,严禁在距离嘉陵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尾矿库。2025年底,金属、非金属矿山数量比2022年底减少20%。矿山生产能力达到四川省最低开采规模,到2025年底,片区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50%。建立矿山安全生产数据库,适时调整矿山安全风险等级,严格实行差异化、动态化监管。
工贸行业方面。建立工贸行业安全风险防控责任体系,实行分级分类监管。推动规模以上企业加强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建设。重点整治工贸行业企业粉尘涉爆、有限空间作业、检维修和外包施工队伍管理等重点环节部位。
交通运输方面。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危旧桥(隧)改造工程,深化“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加强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安全隐患路段整治。加强老旧客车监管,基本消除货车非法改装、“大吨小标”等违法违规突出问题。开展旅游包车安全治理,旅游部门和交通运输、公安交管等部门协作配合,重点检查旅游包车超员、超速、疲劳驾驶、违法超车等交通违法行为,旅游汽车公司落实主体责任及管理制度、管理措施情况。加强危险货物道路运输安全管理,集中开展常压液体危险货物运输罐车治理,强化危险货物托运、承运、装卸、车辆运行安全监管。深化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运输安全综合治理,健全安全管控长效机制。
城市安全方面。持续开展城市危险房屋排查整治,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违规改变建筑主体结构或使用功能等造成安全隐患行为。建立完善城市隧道、桥梁及地下管线台账,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加强城市地下基础设施安全管理。制定大型综合体、高层建筑、“多合一”场所、古建筑、重要景区景点等场所消防安全管理导则,持续开展打通消防生命通道、重点场所治理、突出风险整治、乡村火灾防控、重点行业管理等五项“攻坚治理行动”。以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积极推进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
旅游景区方面。加强旅游景区安全管理,严格流量控制,制定游客分流预案。加强游乐设施安全监管,做好景区特种设备安装及使用过程的安全监管。对未纳入特种设备管理目录的游乐设施,明确安全管理责任,加强风险管控,动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加强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监管,按照“分类管理、专业监管”原则,建立高风险旅游项目安全管理制度,落实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盲区。
农业农村方面。加强渔业船舶安全管理,建立渔船动态管理数据库,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强化农业机械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完成变型拖拉机“增量为零、逐年报废、三年清零”任务。加强农村沼气安全管理,农村沼气设施实行建档立卡、规范管理,强化户用沼气池“出料”“清池”安全管控。加强农业项目和农业设施项目安全管理,规范农房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安全管理,落实部门指导监管和属地管理安全责任。
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方面。深化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聚焦房屋及市政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能源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聚焦起重机械、高支模、大型脚手架、深基坑、高空作业等施工重点环节,督促建设工程各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依法打击建筑市场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各类施工安全事故。开展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老旧燃气管网改造升级。加强燃气使用安全宣传教育,督促餐饮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装使用可燃气体报警装置,鼓励家庭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
特种设备方面。大力推行改进电梯维护保养模式和调整电梯检验检测方式“两项改革”,持续开展电梯维护保养和检验检测乱象整治,将15年以上老旧住宅电梯更新改造纳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加大检查执法力度,强化公共聚集场所、工贸行业、燃气行业、危险化学品和大型游乐设施等相关特种设备安全集中整治。
专栏2安全生产风险防控重点工程
1.片区安全生产能力提升项目
建设内容:包括老旧小区危房改造以及“三合一”场所、高层建筑、大型商业综合体、地下工程、油库、加油加气站等重点场所、临坎临水路段等高风险场所消防通道、防护设施、避险逃生通道、标识牌的建设,提升片区安全生产能力;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住建局,消防救援大队,水务局、交通运输局、镇(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2030年;
经费概算:500万元。
2. 烟花爆竹智慧仓储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完成烟花爆竹批发企业储存仓库的烟花爆竹智慧仓储项目建设,与市、区应急管理部门管控平台实现联通;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镇(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 2025年;
经费概算:200万元。
|
第三节 提升自然灾害防范能力
(一)加强风普成果应用
全面开展片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对干旱、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等主要灾害进行调查与评估,获取片区主要灾害致灾信息、承灾体信息、历史灾害信息、综合减灾资源(能力)信息等,摸清片区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点区域抗灾能力。建立分灾种、分乡镇的片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数据库。
(二)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整合各有关部门资源,推进灾害事故监测站网建设,逐步完善干旱、洪涝、森林火灾、地质等灾害的实时综合监测。健全片区灾害事故预报预警体系,完善灾害信息快速报送系统,提高灾害事故预报预警信息转发(发布)的精准性、时效性和公众覆盖率。完善应急、交通、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自然灾害监测信息的互通与会商制度。
(三)提升自然灾害防御能力
水旱灾害方面。优化完善水旱灾害防御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进一步完善水旱灾害区域联防联控、部门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等工作机制,提升信息化运用水平,强化防汛抗旱群防群测体系建设,扣紧“防”“救”责任链条。立足“防大汛、抢大险、救大灾”,扎实做好防范极端天气灾害导致洪涝巨灾等各项应对准备。积极培育水旱灾害应急技术力量,强化专业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城镇防洪设施设防标准,减少内涝安全隐患。实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山洪灾害治理等防洪减灾工程,提升防洪度汛能力。持续推动落实“三个避让”“三个紧急撤离”要求。推动建立水旱灾害专业救援队伍,配备专业救援物资装备,建立应急系统防汛抗旱救援物资储备基地。
地质灾害方面,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复查工程,对重大隐患点实行移民搬迁工程。综合考虑片区地质灾害影响,落实灾害安全防护范围,采取以监测和避让措施为主,工程治理为辅的策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的监测预警网络建设。新建项目避免大开大挖、减少山体切坡;
地震与地质灾害方面。完善地震监测预警预报体制机制,增加监测台网密度,实施地震预警接收终端等应用示范工程。争取并实施地震活断层探测工程。完成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和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调查评价。加强建筑领域新材料新工艺推广运用,提升重要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的灾害设防水平。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和通道标准化建设,在地震易发地区新建或改造升级Ⅱ类及以上应急避难场所,试点推行应急服务站(点)。严格控制新建建筑物防震等级,新(改)建一般民用建筑按7度设防,重要工程、城市生命线工程结构基础按8度设防。实施农户农村危房改造,提高抗震防灾能力。
森林草原火灾方面。巩固森林草原防灭火专项整治成果,全面建设森林草原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推进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教育,改善宣教设施条件,提高公众防火意识。完善森林草原防火信息指挥系统,依托应急管理综合指挥系统,充分引接共享相关单位的数据资源,构建森林草原防火信息化体系。加强森林草原火险预警监测系统建设,依托综合监测站、无人机、卫星等构建完善的森林草原火险预警响应体系,加强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森林草原专兼职扑火队伍与装备能力建设,加强适合高山峡谷地区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的专属装备和以水灭火、空地协同等扑火装备配备,实现“打早、打小、打了”。推进防灭火物资储备库、瞭望塔、消防水池、隔离带、林下道路等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森林草原防灭火能力水平。
气象灾害方面。加强对流天气、极端强降水、极端高(低)温、极端干旱等灾害性天气短临预报预警水平。
巨灾方面。针对特大洪水、大地震、大面积泥石流滑坡、特大风、大面积森林火灾、持续性大面积干旱等,建立完善巨灾应对初期响应制度,加强巨灾应对预案编修和演练,推进综合安全信息管理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强巨灾应对的紧急状态下应急物资统筹调度
专栏3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
1.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片区4个乡镇建成应急服务综合站,配备应急管理员负责开展灾害风险调查;重点隐患排查工程和治理。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县应急管理局、乡镇(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340万元;
2.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全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控及预警终端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省应急管理厅、市、区应急管理局
完成时限: 2025年;
经费概算:1000万元;
3. 森林草原防灭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片区内乡镇、村(社区)森林草原火灾扑火装备、监测设备、工具配备完善;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林业局牵头,区气象局、区财政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30年;
经费概算:160万元;
4. 防洪设施和监测设备设置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为片区受地震威胁因素较高的村落点位安置地震预警信息终端设备;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防震减灾中心,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区财政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30年;
经费概算:500万元;
|
第四节 提升片区应急处突能力
(一)应急队伍建设
应急救援队伍是指专业应急队伍、社会救援队伍、乡镇应急队及村(社)应急分队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队伍,包括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组建的生产安全事故救援、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抗洪抢险及相关行业(领域)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应急救援专家队伍,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组建的专(兼)职应急救援队伍;社会救援队伍是指在各级民政部门登记注册和红十字会、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下属的主要开展应急救援活动、并在县级以上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进行信息登记的社会组织;乡镇应急队及村(社)应急分队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是指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委会组建的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根据工作职责和有关要求,指导、督促本行政区域内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管理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会同有关部门依托相关单位,融合建设工程、环境、气象、通信、电力等专业技术力量,组建县(区)、乡镇(街道)、村(社)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主要承担跨区域、跨灾种各类突发事件以及其他以抢救人员生命为主的抢险救援工作,发挥应急救援骨干作用。
建好政府专职消防队,按照“一主两辅” 基层应急体系建设现代化消防体系,开创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垂直管理”模式,从政策落实、机构设置、经费保障、人员招收等多方面着手,提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切实保障辖区消防安全。规划在三堆镇因地制宜新建一座标准消防站,成立专职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装备和人员,与宝轮镇现有消防站共同作为片区消防救援主力,建成15—30min消防预警救援响应启动圈;其他乡镇依托应急队,完善提升乡镇志愿消防队,强化消防救援辅助,同时应当根据防火、灭火的需要,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装备,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业务训练,提高扑救火灾的技能;片区各行政村依托应急分队设立微型消防站,人员配备不少于15人,以打早、打小、打了和“30分钟到场”扑救初起火灾为目标,配备必要消防器材,建立最小消防应急单元。合用消防控制室的重点单位,可联合建立微型消防站。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标准化创建,缓解部分园区救援压力,着力推动落实建设用地、人员、车辆、装备等保障措施。
建好乡镇应急队(不少于20人),协助和参与隐患排查、预警传递、先期处置、人员转移、群众安置、灾情上报等工作。依托专(兼)职救援队或者专职消防队,整合民兵、警务人员、医务人员、治安巡逻队员、企业应急人员、红十字救护员等有相关应急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员,组建乡镇(街道)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
建好村(社)应急分队(不少于10人),开展本村(社区)巡查监测、信息传递、信息报告、自救互救、避险转移、群众安置等工作。
建好应急信息员队伍,将灾害信息员、地质灾害防灾责任人和监测责任人、山洪灾害危险区责任人、护林员纳入镇综合网格和村(社区)基本网格统一管理,实现“多网合一”,完善保障机制。提升灾害信息员能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确保熟悉掌握灾害信息统计报送和灾情核查评估等业务。
建立应急救援专业人才库,根据突发事件应对工作需要,聘请有关专家、专业技术人才担任应急救援专家,为应急救援提供专业人才保障。
(二)优化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因地制宜,完善片区应急预案编制、评审、备案指引,构建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推动实现政府、部门、企业、社区预案有效衔接。乡镇、村(社区)结合本地安全风险、灾害种类等,编制综合应急预案和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推动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以镇中心消防救援站和乡镇应急队为核心,各村(社区)积极配合,在主要地震断裂带、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易发区,选取隐患点开展灾害风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制定自然灾害专项应急救援行动方案,做好“一点一案”试点工作。明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传播、先期处置和自救互救、信息收集报告、人员临时安置等内容,推动常态化开展灾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开展应急预案数字化管理,化繁为简,实现“预案一本书、操作一本册、指挥一张图”,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完善每个乡镇实施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程,推进紧急、临时、固定等类型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建立应急避难场所信息数据库和电子地图。加强应急避难场所日常管理与维护,完善运行管理规范,实现对应急避难场所功能区、应急物资、人员安置和运行状态等动态管理。逐步完善移动式救灾指挥、应急医疗救护、应急厕所、应急供电供水消防和应急垃圾与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功能,完善线路指示牌和安全警示等标识标牌。各村(社区)可将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为村(社区)级应急避难场所。
(四)完善各级物资储备库建设
明确应急救灾物资分级储备责任。合理划分区、乡镇、村(社)应急救灾物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分级落实应急救灾物资保障储备资金预算,并结合历年自然灾害、安全生产事故发生频次及影响范围,科学确定各级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品种及规模,形成以县级储备为支撑、乡镇和村(社)级储备为补充的平灾结合应急救灾物资储备保障格局。
综合考虑区域灾害特点、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生产力布局、交通运输实际,遵循就近存储、调运迅速、保障有力的原则,依托重点乡镇消防救援站、便民服务中心(点)、基层粮油收储网点等建立综合应急物资储备点,提升多灾易灾和偏远地区救灾物资储备点保障能力。建设应急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开展应急物资需求评估,为应急物资保障决策提供支撑服务。健全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制度,完善应急物资协同保障、联动、协议储备等机制,统筹森林防灭火、防汛抗旱、低温冰雪、反恐防暴、道路交通等各类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清单,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家庭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提高应对重特大灾害事故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社会储备和生产能力储备管理制度,完善片区应急管理体系建设。通过制作统一门牌标识、建立出入库登记台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片区自然灾害应急救助能力、综合协调能力、分类分级保障能力。
专栏4应急处突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专栏4应急处突能力建设重点工程
一、应急队伍建设
1、建强专职消防员队伍项目
建设内容:按标准完善三堆镇专职消防队伍建设;
建设地址:三堆镇
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区消防大队,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人社局、三堆镇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100万元。
2、完善应急救援装备项目
建设内容:完善片区乡镇综合救援队装备;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35年;
经费概算:400万元。
3、按要求完善乡镇、村社基层救援队伍项目
建设内容:根据要求,需要配置乡镇应急队(不少于20人)、村(社)应急分队(不少于10人);各村(社区)依托村委会设立村级微型消防室,明确消防室外观标识,采购消防摩托、灭火器材、通讯器材、破拆器材、个人防护等装备,建立最小消防应急单元;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区消防大队,配合单位区财政局、区人社局;
完成时限:2035年;
经费概算:610万元。
4、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以中心镇为重点,全面提升乡镇(街道)消防、洪涝、地灾、燃气、电力等应急防范能力,推进基层应急治理能力建设,实现基层“有班子、有机制、有预案、有队伍、有物资、有演练”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400万元。
5、企业专职消防队创建项目
建设内容:主要在大中型园区开展企业专职消防队标准化创建,落实建设用地、人员、车辆、装备等保障措施。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消防大队,区应急管理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相关企业负责人;
完成时限:2030年;
经费概算:300万元。
二、应急基地建设
1、防灾救护中心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片区乡镇结合镇区(集镇)医院,设置1 处防灾救护中心,提升应急救护能力;
建设方式:共建;
建设地址:各乡镇镇区(集镇)医院;
责任部门:区卫生健康局,区应急管理局、片区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40万元。
2、升级改造三堆镇中心消防救援站项目
建设内容:按标准建成相适应的中心消防救援站;
建设地址:三堆镇;
责任部门:区消防大队、区应急管理局;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300万元。
三、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应急演练项目
建设内容:各乡镇开展山洪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防灭火等应急演练每年各类灾害不少于1 次,灾害点位演练覆盖率达到100%,各学校开展地震灾害、火灾等演练每个月不少于1 次;
建设地址:整个片区;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自然资源规划局、区水利局、区教育体育局、片区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2年起长期坚持;
经费概算:20万元/年。
2、建立县级专业应急处置队伍项目
建设内容:加强区消防救援大队、区矿山救援中队和区武警中队专业知识培训和技能训练,应邀参加各类应急演练;各乡(镇)人民政府依托灾害事故信息员、轻骑兵、民兵、志愿者等力量,组建乡(镇)级综合性应急处置队伍,在县级队伍指导拟定培训计划,完成训练、演练任务。
建设地址:区消防救援大队、区矿山救援中队和区武警中队;
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实施单位区消防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各专兼职队伍;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200万元。
3、建立县级应急处置专家队伍项目
建设内容:区应急委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按照职责分工,统筹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资源,建立县级专家队伍库,组织并督促指导开展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演练,专家参与演练脚本编制。建立不少于10人的县级专家队伍库,组织并督促指导开展各类专项应急预案演练;
建设地址:区政府相关单位;
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实施单位区消防大队、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各专项指挥部办公室、各专兼职队伍;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10万元/年。
四、应急装备建设
1、配备城市主战消防车项目
建设内容:配备集成式应急保障车1辆;
建设地址:中心镇消防大队;
责任部门:牵头单位区消防大队,配合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区财政局、片区中心镇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200万元。
2、城乡公共消防设施提升改造项目
建设内容:完善消防车道、消防通信、市政消火栓及取水码头等城乡公共消防设施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2年起长期坚持;
经费概算:100万元/年。
五、应急物资储备库(点)建设
1、应急物资储备库升级改造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区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依托区域性中心乡镇(街道)消防救援站、便民服务中心(点)、基层粮油收储网点等建立综合应急物资储备点,提升多灾易灾和偏远地区救灾物资储备点保障能力;
建设地址:各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库;
用地范围:利旧;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发展改革局、区财政局、片区各乡镇党委和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35年;
经费概算:660万元。
|
第五节 加快推广先进信息技术应用
(一)信息化基地建设
完成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建设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和数据共享平台,形成上下贯通、数据实时共享、部门联动协作的应急调度指挥系统。配备卫星电话、背负式宽带融合通信指挥系统、自组网背负台、公网/数字集群通信终端、单兵图传等装备,实现特殊场景下应急通信、指挥调度和数据传输。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
建设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一张图”和相关数据治理系统,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应急综合指挥平台,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应急处置模式。建设数据应用安全防护系统、认证授权与密码服务系统。
(三)应急通讯保障
持续开展利州区应急救援能力提升行动,推进应急指挥场所建设、应急指挥信息系统建设、应急通信装备建设,保障应急救援现场通信全天候、全地域、全时段畅通。完成县级应急通信保障队伍装备配备,逐步向乡(镇)、村(社区)延伸覆盖。各乡(镇)、村(社区)运用手机、微信群、卫星电话、手持对讲机、护林(草)员巡护定位系统APP等信息化手段,搭建指挥网络,完善指挥机制,开展训练演练,构建指挥通联平台,实现灾情反馈、指令下达、信息传递顺畅高效、务实管用。
专栏5先进技术应用重点工程
1. 县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开展县级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建设,按省综合平台建设标准投入实施;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200万元
2. 应急救援“数字化战场”建设工程项目
建设内容:推进卫星和宽窄带无线通信网建设,构建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韧性抗毁、天地一体的应急通信网。完善应急通信装备配备,为应急管理部门和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单兵图传、北斗终端等信息采集类装备,配备卫星终端站、卫星电话、数字移动集群基站和终端等信息传输类装备,配备便携式通信箱等现场指挥类装备,实现多种通信终端融合通联。地震重点防御区乡镇、部分重点村(社区)至少配备1台卫星通讯电话;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200万元
3.安全生产管理中心平台(结合信息平台共建)建设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片区全域化、平台化、智能化生产管理中心,统筹产业生产安全管理信息,防范安全生产风险。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单位):区应急管理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完成时限:2025年
经费概算:250万元
|
第六节 构建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一)完善各项制度建设
1.举报奖励制度:
明确规定实施奖励的应急管理违法行为类型,并根据所举报违法行为被发现的难易程度、违法行为对社会影响范围等因素,设定不同档次的奖励标准。除物质奖励外,鼓励各地对举报人实施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健全举报奖励工作内部管理制度。安排具备较强责任心和业务能力的专人负责。规范奖励发放程序,在严格依法的前提下,提高举报奖励工作效率;优化、简化审核发放流程。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和保密意识,对举报人的个人信息要严格保密。
2.联合惩戒制度:
惩戒信息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各部门通报,并在应急管理局政府网站和《中国安全生产报》向社会公布。
要会同有关部门对纳入联合惩戒对象和“黑名单”管理的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国家发改委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对安全生产领域失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发改财金【2016】1001号)和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有关规定,依法依规严格落实各项惩戒措施。
3.培训教育制度:
将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应急管理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和规划,在预算中列支开展应急培训的所需经费,保证培训工作经费的及时足额到位。建立应急管理培训考核和奖励机制,对各部门进行年度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年终考核、个人考核及其他评优评先的指标之一。
安全培训工作实行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二)文化宣传教育
强化开展安全文化“五进”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整体提升片区干部群众安全综合素养;在镇级单位、学校、企业以及园区和景区开展安全示范(标准化)建设,以点带面,推动片区安全管理、规范管理和有序生产(处置);建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党员干部、热心群众、公益岗位以及劳动积极分子参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工作,并给予相应的奖励。
每季度开展1次应急法规政策和有关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每月定期对应急指挥人员、管理人员、现场救援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结合“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消防宣传月、森林防灭火警示日”等活动,每年开展4次集中宣传活动,安全文化“五进”宣传覆盖面100%;在网站、微信、微博、乡村大喇叭等媒体开设安全专栏,每周至少推送1次;把事故灾害防范知识普及纳入国民教育序列,政府的每季度安委会、每月例会,企业的每天班前会进行安全生产和应急救处置能力培训;编制《应急能力培训手册》,纳入课程教育培训。积极发展工作能手、优秀党员、热心群众和文明企业,协同参与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应急处置。
专栏6共建共享建设重点工程
1. 片区应急科普宣传专栏项目。
建设内容:建设应急宣传长廊。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区财政局。
完成时限:2035年。
规划投资:30万元。
2. 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建设项目。
建设地址: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
建设内容:规划建设1个减灾示范社区。
责任部门:区应急管理局
完成时限:2025年。
规划投资:30万元。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保障
加强组织领导,组建以区应急管理局领导、片区乡镇及村组参与的行动小组,结合宝轮镇、三堆镇、金洞乡、白朝乡各乡镇实际情况,落实责任主体,细化工作分工,加强规划重点项目实施与年度计划的衔接,明确规划项目的实施计划、时间节点和阶段目标,强化统筹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有序推进、确保重大举措有效落地、确保各项目标如期实现。
第二节 制定实施计划
根据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专项工作方案、《广元市利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乡镇级片区应急体系专项规划编制指南》等文件要求,结合本规划中提出的重点项目,从资金来源、用地保障、规划管理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计划,坚持重点先行、急用先建、突出近期需要,推动规划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第三节 完善资金保障
结合政府应急资金保障机制,健全应对突发事件社会资源依法征用与补偿机制。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原则,强化资金投入保障,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债券资金及县级财政资金支持,引导社会投资,拓宽项目多元投入渠道。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和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根据规划制定具体项目清单,统筹安排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所需财政资金,优化重大工程项目审批核准程序,保障应急体系重点工程项目落地实施。
第四节 突出政策引导
积极落实国家、四川省、广元市应急管理有关政策要求,各级干部应提高思想发动、深化思想认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上级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打造一批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专业人才队伍。强化政策激励,引导企业安全生产,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发展氛围。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将休闲娱乐、紧急避难等功能有机融合,实现公共设施多元化发展。强化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保障,在资源供应上予以倾斜,不断强化队伍风险处置能力,积极推动区域应急设施建设,稳步提升救援物资供应能力。
第五节 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将规划任务落实情况作为对部门、地方工作督查和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由市应急管理局、区人民政府组织开展规划实施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分析实施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改进措施。积极推进政府部门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机结合,实行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规划项目的有序实施,推动构建应急救援行动全民参与、和谐安全社会人人共享的新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