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关于区九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第17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 详情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关于区九届政协第一次会议第175号提案办理情况的复函
发布时间: 2022-01-21   来源: 区教育局   信息类型: 人大建议政协提案    浏览量:
【字号:
打印

刘欢委员:

首先感谢您对利州区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在区政协九届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已由区政府责成我局办理。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多年来,我区高度重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心理健康师资配置、心理健康培训方面都取得很大的成效。

一、多种渠道配齐心理健康师资。

一是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配置心理健康教师。5.12大地震以后,利州区政府每年拿出40万元,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社工教育学会签订服务协议,配置10名社工人员,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和学校社会工作服务。

二是加大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招聘力度。近三年来我区共招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0名,培训兼职心理健康教师40余名。招聘的所有心理健康教师人事关系都放在教师管理中心或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全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重点在初中学校。

三是加强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利州区教育局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系列培训,培训共分五期,连续开展,参加完全部学习的老师颁发团中央青少年心理辅导员证书和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培训结业证书,获得证书的有40余人。2013年我还成立广元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中心,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疏导以及兼职心理教师的培训,除我区每年组织心理健康兼职教师培训外,还聘请四川电子科大心理学博士李媛教授前来利州区,为全区心理健康教师举办专业培训及疏导。目前,专(兼)职教师一直在教学一线,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为广大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二、多措并举,有效提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质量

一是加强家庭教育指导。我区历来重视对学生家长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一是与区精神卫生中心合作,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教育讲座;二是各学校普遍建立了家长委员会,通过学校社工服务、妇联、社会教育机构开展多年、多场次家庭教育讲座;三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让心理健康教育链条转动起来。以学校为发起点,以班会、队会、家长会为契机,进行家庭教育知识的普及,教育引导技能技巧的学习。以学生为抓手,把家庭、学生、学校三者连动起来,共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四是暑假期间设立留守儿童亲子工作坊,对家长进行育人理念教育、沟通方法训练,将教育视角指引到关注孩子的终生成长上来。2019年区妇联、区教育局等9个部门联合发文,成立了“利州区家庭教育协会”,组建了家庭教育指导教师团队,并试点开展家庭教育讲座,进一步提升家庭教育的质量,获得许多家长的好评。我们尽心做教育,努力做好学生心理健康辅导,让外出的家长放心孩子的学习与心理健康成长,同时,也感召家长对教育的认同,支持教育的发展,回家多陪陪自己的孩子,这样,让我们的教育更有健康发展的底气。

二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渗透于学校各项德育工作和各科教育教学工作之中。通过开展班会活动、春游秋游活动、体育比赛、艺术节活动、感恩教育活动、各种安全教育等,通过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润物细无声之作用。

三是建立学校留守儿童之家。大多数农村学校都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完善留守儿童服务档案,全方位开展留守儿童服务。一是充分利用留守儿童话吧,让留守儿童积极与他人沟通交流,建立属于自己的朋友圈,做好情绪的主人,从而克服自卑,增强自信;二是引导图书阅读,培养好学的行为习惯,教师指导,可以有效弥补教学上的部分短板;三是利用节点、冬夏季节变更等,进行校内、班内捐款、捐物,在留守儿童学习与生活上作出具体帮扶,让留守儿童体会到学校的温暖,教师与同学的关爱,从而弥补家庭中爱的缺失;四是暑期开展留守儿童夏令营活动、给父母的一封信、亲子见面会等,既放松了身体,还有效促进孩子早日励志,果敢前行,同时也有利于孩子的人格完善,从而茁壮、健康成长。

刘欢委员,如果您对我们的答复表示满意、基本满意或不满意,请在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上的满意栏、基本满意栏或不满意栏划上(√)。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和提出的宝贵意见,今后,望您多加指导。

人:李义明

联系电话:0839-3309827


附件:区政协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广元市利州区教育局

2022年1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帮助说明
Copyright 2013 www.lzq.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单位:广元市利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部分图片提供:赵辉
   网站维护:广元市电子政务外网运营中心 川公网安备号 51080202000001号
联系电话:0839-3262313 政府网站标识码5108020014 蜀ICP备08108490号-1
智能问答 政务微信 政务微博